,诸葛亮的文采很一般,也没有过于在意文笔细节方面的问题,开始讨论起这一首诗的内容。
事实上,哪怕诸葛亮的文字造诣上虽然很一般,但他的出师表,却是千古名篇。
陆游说:“出师一表真名世,千载谁堪伯仲间?”
苏轼说:“诸葛孔明不以文章自名,而开物成务之姿,综练名实之意,自见于言语。至《出师表》,简而尽,直而不肆,大哉言乎,与《伊训》、《说命》相表里,非秦汉以来以事君为悦者所能至也。”
诸葛亮的文章,从不堆砌语言、辞藻上的华丽,其内容才是他真正想表达的。
此刻写出这一篇文章,在这乱糟糟的世道中,却是以史为鉴,借古讽今,隐晦的表达自己的器量。
这几个好友分别是石韬、徐庶、孟建。
几人平时游学读书,这三人都是力求精熟,将每个字句全部钻研透彻,所以他们的文采要远超诸葛亮,写一些诗句看上去要美很多。
诸葛亮则不同,他读书都是囫囵吞枣,从不去关注书中的辞藻文采,而是观其大略,研究这本书的真正内涵,了解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。
也正是因为这一点,虽然诸葛亮的文采不行,但他的好友却明白,他是一个真正有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