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元朝发行宝钞,至少在前期还是有保证金的,严格执行银本位制度,而朱元璋印宝钞从来就没考虑过保证金的问题。
洪武二十九年三月,朱元璋发动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北伐——第十三次北伐。
燕王朱棣率军在大宁两次大败北元军队得胜还朝,朱元璋一开心就赏赐了朱棣一张面值一百万两的宝钞。
朱元璋不仅拿宝钞当真钱花,就连给朝廷大臣们的工资,都是直接发的宝钞。
不得不说,这宝钞,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明朝初期的财务问题。
一直到朱允炆时期,他的军费都来自于疯狂印刷宝钞。
可到了朱棣时期,随着不断印刷宝钞,货币严重超发之后,宝钞越来越不值钱了,几乎和废纸没有多少区别,这让热爱战争,想要建立功勋的远征大将军朱棣十分之苦恼。
为什么这宝钞,他老爹,他侄子,都能疯狂印刷,用来充当军费,反而到了他这里,却不行了呢?
纸钞的问题,和蜀汉这直百五铢钱,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话,蜀汉后期的财政情况,恐怕会出现一个大问题!
正所谓超发一时爽,一直超发火葬场,时间长了,经济糜烂,底层民众那可就民不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