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各式各样的评价和赞美当中,中岛敦沉迷进去的理由稍微有些奇特。
并不是称赞文笔,也没有赞扬故事的深邃内涵。
敦只是单纯的想:
“芥川先生是不是也经历过呢?”
“……这样要拼尽全力才能活下去的日子。”
没有任何理由,当初年幼的、还待在孤儿院的中岛敦这么认为过。
在几乎所有人将芥川描述的故事当做历史和艺术结合,再加上人性解读而形成的佳作,中岛敦却认为这是名为芥川的作者亲眼所见的、亲身经历而编制的世界。
——为了活下去而不择手段,为了利益毫不犹豫的牺牲他人,受到偏见和歧视是常态,饥一顿饱一顿,每天都在为了明天的食物而忧虑,哪怕生病也要强迫自己继续挣扎,宛如野狗一般卑劣的人生。
谁都不会把这样的事情和芥川龙之介联系起来。
毕竟,底层的人怎么能够拥有这么博学的知识?怎么能够写的出这么华丽的文字?
又怎么能够培养的出像芥川老师这样年纪轻轻、温文尔雅、气质惊人的文学家?
如果敦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,或许会遭到不少的嘲笑。
所幸中岛敦那个时候并没有任何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