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少阳捧着这本薄薄的道德经,却不是在看老子道尊的法言,而是入迷的看着其中的红字笔记。
道德经中这些笔记,却出自一位自称吕师门的家伙。
吕师门自称是永乐年间礼部的主事,本来是正六品的官职,在礼部负责招待当时的外宾的,因为一次做错了事,被皇帝怪责,差点丢了性命,幸得皇帝身边宠臣三宝太监说情,只被罢了官职。
吕主事觉得本来这六品小官当的也没意思,而自己又精通医典道经,便找到郑和,毛遂自荐,登上了下西洋的宝船。
结果他运气实在不好,所乘的船在东非海岸出了事故,无奈进入了“蛮荒之地”。吕师门跟那些水手不同,在回归祖国无望后,没有跟当地的“蛮人”在一起生活,而是找到一处山洞,闲来无事的就翻看从落难船上抢救回来的道藏。
按照他在道德经里记述的那样:“吾十年间通读道藏,深以为天道无情既抛我于这蛮荒鬼怪之地,求天无用,入地无门唯有读着三清道言,以解烦闷。”
吕师门在东非那块地方,吃不惯喝不惯,又没有其他追求,只能翻看这些道藏了。开始非常无聊,但四年间通读第一遍后,有了点小小感悟,继而读起了第二遍。
第二遍通读只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