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,说皇帝有夺位之心。年轻的皇帝逐渐对自己的皇叔产生了戒心,这位皇叔不得已退出朝堂,远避他乡。后来,雷电劈开了金匮,皇帝看到了那篇册文,才知道自己误解了皇叔,将他迎回朝中。这位皇叔,被后人称为圣德公,列为人臣楷模。”
“第二个故事,说的是一位权臣。这位权臣家世显贵,族中多为声色犬马之辈,惟独他为人谦恭,礼贤下士。好家世加上好名声,他的官越做越大,名声也越来越响亮,逐渐被称为当代圣德公。后来,他大权在握,开始排除异己,诛杀政敌,就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放过。终有一日,他篡位了。”
故事说到这里,灵玉停下来喝了口茶,问方明章:“有何感想?”
方明章认真地想了一会儿,道:“有些人,你所看到的,未必是他的真面目。倘若那位皇叔的祷告册文未被发现,也许人们记得的,就是他野心勃勃,欲篡幼主之位。而那位权臣,要是早些故去,恐怕又是一位圣德公,为世人所赞颂。”
说完,方明章困惑地问:“师父,您想说,防人之心不可无吗?”
灵玉轻笑着摇头:“为师只是想说这两个故事而已。”
方明章当了她几十年的徒弟,清楚灵玉的性格,知道她这里不会有标准答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