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受厂商送检,并且会收取测试费用。这滋生了之前说的那些,厂商暗地里提升送检车品质蒙混过关的行为。
所以实际,送检方和检测方属于客户关系。
这也从一定程度影响了cap测试的公平性,以及在消费者之的公信力。
所以每每拿安全性说事儿的时候,国外的厂家都会暗讽华车企的碰撞测试做不得数。
李凡愚想出的这个方法,其实也是建立一个高标准而且具有官方背景,不掺杂客户关系的测试。
并且在目前汽车结构和工艺已经有了一定发展的前提下,大幅度提高测试强度。
这样一来,大家伙儿都站在一个起跑线。谁也别说谁怎么样,想装逼的话测试场走一圈儿再说。
按照李凡愚的想法,这无形之能打消掉很大一部分来自外企品牌带起来的节奏。
毕竟,要是真高强度的碰撞测试场,没准儿一些一直以来拿自己欧美车型在iihs取得成绩说事儿的车厂,都不敢拿自己在华地区的产品去死磕。
要知道,在国产汽车没有崛起之前,在偷工减料这一方面,国外的车企可是没服过谁。
再配合广旗透明公正的调查态度,以及一是一二是二的调查结果。按照李凡愚想来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