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洲的电影节。这就好比一个新人战战兢兢去一家公司面试,原本想得到一份月薪有个两三千的工作就满足了,结果那家公司的老板一看,哇,人才啊!不但把人招进来,还马上升职加薪,年薪百万,配房配车。让人一下子跟不上这个节奏,简直就像做梦一样。
想想国内那些名声鹊起的所谓第六代导演们,大概就除了运气爆棚的贾科长,他的处女作《小武》当年是入围了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柏林电影节论坛单元,其他的如王晓帅、楼烨、张远等人,一开始也是从什么鹿特丹、巴黎、曼海姆-海德堡,还有希腊的什么电影节等这种国际B类或者C类电影节起家的。
难道自己也能混到这种程度?
这一切对于初次茅庐,一心想成名的宁皓来说,感觉好像幸福来得太快了,反而有点不真实。
贺新在欣喜之余,却突然想到了一个现实问题。如今的他早已不再是啥也不懂的菜鸟,刚才关金鹏口中的调色、音效和转胶,后两者倒是难度不大,国内的制片厂都能够做,但问题就出在调色上。
因为调色是数字电影的产物,如今数字拍摄在好莱坞逐渐开始兴起,比如象《完美风暴》、《玩具总动员》、《星球大战——幽灵的威胁》等这些大片都是数字电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