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相比传统的胶片电影,在色彩的还原度和饱和度上,数字摄影机和胶片摄影机的差距很大,数字技术几乎不可能达到胶片对色彩的敏锐度。
而且在对比度方面,当画面明暗对比比较强烈的时候,数字电影的暗部细节就会很少,甚至黑乎乎的一片,而胶片电影却能呈现出非常微妙的细节和色彩对比。
于是便诞生了调色这个电影后期制作的新的行当。就好象胶片需要通过配光来确定一定艺术要求的印片条件一样。当然作为新兴的高科技产物,调色要远比配光来的昂贵的多的多!
国内数字拍摄虽然也刚刚开始萌芽,但是目前还缺乏种针对电影调色的人才和设备,拍出来的数字电影一般都是送到美国或者韩国、日本去做调色处理,而且据说价格不菲,从二三十万的到五六十万的都有。
比如去年贾科长的那部《任逍遥》,当初也是用DV拍摄的,后来为了参加戛纳电影节,专门拿到欧洲做了调色和转胶,光这笔费用据说就将近花费了十万欧元,折成人民币得八十多万。
宁皓的这部片子,刚才在看的时候,故事情节、叙事方式以及拍摄手法,固然让人耳目一新,但是这只是思想层面的东西,真正要展现给观众的,除了演员的表演,技术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