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天下人来说,皇帝是九五至尊,亦是上天之子,他们将天子视若神圣,天子既承其重,必担其责,故而《论语·尧日篇》书曰:“朕躬有罪,无以万方;万方有罪,罪在朕躬。”
罪己诏,由此而生。
文宗在世,国力卑弱,非但不能收复云罗失地,三征接连败北,丢失贺兰城,文宗不得已下罪己诏,而后郁郁而终,大靖朝堂一度进入以文御武之格局,一些自命清高的文臣最爱以此先例劝君王自省,为武宗节制兵权增添了许多麻烦,令他对此深恶痛绝,于是在武宗站稳根基后,哪怕为北征不惜代价大行兵戈,也无人再敢提到“罪己”二字。
武宗驾崩后,今上克继大统,萧太后垂帘听政二十四载,国朝大事由其一手掌控,她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,更不允许帝王下诏罪己之说。
因此,这一回为了云岭地崩大灾,永安帝竟于五月廿四下了罪己诏,此诏书一出便是昭告天下,非但京师沸腾,消息更如雪花纷飞一样随着狂风迅速刮往四面八方,短短几日工夫,已传播至各大府州县城。
六月初一这天,江平潮推着展煜在食肆用饭的时候,那平日里最爱讲老掉牙侠客书的说书人破天荒换了本子,绘声绘色地为人讲读这封罪己诏,闲磕牙的客人们也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