获得了这个令人羡慕的职位。
虽说得来不那么光明正大,但上任之后也算是胜任有余。每年押送准时,与户部交涉也很顺畅。白荣也曾在人前称赞,陈安这位置就坐稳了。
陈安脑子活,不似普通文人书生那般迂腐。懂得利用往返京城这公差谋些私利。很快便主动找上蜀英城中一些胭脂铺、药铺、绸缎庄并达成合作。要知道蜀英城地处边陲,那京城中的货物在此地可是紧俏得很。
一进一出利润丰厚,自然这居中的陈安获得的提成也就可观。陈安贪财,但也识大体。自己定下规矩,不贩有三:烟土迷药不贩,孩童姬妓不贩,军机兵器不贩。
这次又来到汴京,按照惯例,陈安和两名校官进城后,第一时间就该前去户部设立在东城的接待处,递交文书然后入住安排好的驿馆,等待入户部述职的通知。有时候运气好第二天就来人通告,不济也就是三四天。
早些办完户部的事,便可在汴京城中完成那些其他的“差事”。一路赶来的那巨大的大板马车就是做此用途,每次回程,都是满车的货物。可这次陈安三人早早来到接待处,却见接待处大门紧闭,门口连个衙卫都没有。
“这位老哥,这户部小衙门可是搬去了别处?”陈安在衙门口路边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