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书屋 > 都市小说 > 大相师 > 正文 第二百三十七章 茅山
派的发源地,被道家称为“上清宗坛”。有“第一福地,第八洞天”之美誉。
    山上景点多,有九峰、十九泉、二十六洞、二十八池之胜景,层峦叠嶂,云雾缭绕,气候宜人,山上奇岩怪石林立密集,大小溶洞深幽迂回,灵泉圣池星罗棋布,曲涧溪流纵横交织,绿树蔽山,青竹繁茂,物华天宝。
    主峰大茅峰似绿色苍龙之首,也是茅山的最高峰海拔372.5米。茅山风景区1986年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森林公园批准为省甲级风景名胜区。同时,这里既是道教圣地,又是抗日根据地,其自然景观、人文景观、森林景观、革命历史观融为一体,胜似仙境。总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,九霄万福宫雄居其上,二茅峰、三茅峰蜿蜒而下,与主峰高低起伏,相映成辉。
    茅山道教源远流长,相传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,就有高辛氏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;先秦时,有燕国人郭四朝修炼于玉晨观;秦时,李明真人修炼于古炼丹院;东晋时期,茅山人葛洪在茅山抱朴峰修炼,并著书立说。东晋兴宁二年,杨羲、许谧制作了《上清大洞真经》,在茅山创立了别具江南特色的教派——茅山上清派。
    南朝齐梁著名道士陶弘景隐居茅山40余年,为茅山上清派的主要传承者。茅山道教,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>>